热词: 公交车站 酒店 餐饮 医院 更多
手机版 欢迎使用8684!
  • 概要
  • 历史
  • 经济

  狮子山区是铜陵市三个市辖区之一,位于铜陵市主城区东部,辖西湖镇、狮子山街道、新庙街道、矶山街道、凤凰山街道、东郊办事处和省级开发区狮子山经济开发区,是国家科技进步先进区、省知识产权试点区、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模范区。全区国土总面积56.31平方公里,规划总人口约50万人。
  狮子山区历史悠久、人文荟萃。春秋战国时属吴、越之地,采冶铜的历史始于商周,盛于汉唐,采选铜历史绵延至今不断,李白、王安石、苏东坡等名士曾游历流连于此。铜陵学院等一批高校座落在本区内。狮子山区环境优美、清新质朴。人居环境良好、生态优美,辖区内有乌木山八景、西湖公园、东湖湿地公园等人文自然景观,以及安徽黄金第一村——朝山村、省级生态村——农林村;民风淳朴、生活安康、治安良好、社会和谐。
  狮子山区区位独特、交通便捷。作为铜陵主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,将成为铜陵市政治、文化、教育、物流中心;辖区内有铜陵东站这一综合交通枢纽,沿江高速公路、沿江快速通道、铜九铁路、宁安城际以及铜都大道、陵江大道等均穿区域而过,区域交通枢纽的优势日益凸现。
  狮子山区资源丰富,潜力巨大。所属的西湖分区、车站分区将是铜陵城市新的名片,商贸物流园区、东部市场群、职教园区、体育公园、政务新区、博物馆、文体广电中心等重大项目均布局在本区域内。辖区内盛产金、银、铜、铁、硫等资源,有100万吨金属储量的铜都铜业冬瓜山铜矿、储量2.8亿吨并居全国第二位的的新桥硫铁矿。
  狮子山区朝气蓬勃、生机无限。处于铜陵城市发展战略北扩东进的前沿阵地,是铜陵市委、市政府推进城市大建设、大开发、大发展的重要载体。狮子山区将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,大力实施工业强区、商贸富区、创业兴区战略,坚持“招商、安商、亲商、富商 ”的理念,努力将狮子山区打造成为以新型文化教育区、新型工业化区、皖中南现代服务业集聚区、安徽省城市旅游创新示范区为功能标志的科教绿地、现代新区。

      2000年,狮子山区辖4个街道。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:全区总人口51280人,其中各街道人口(人): 狮子山街道 18999 新庙街道 7072 凤凰山街道 4041 矶山街道 13364 经济技术开发区虚拟镇 7804
 2004年11月30日,铜陵市启动行政区划调整工作:将郊区东郊办事处区域天山大道(原七坝路)以西、铜芜路以南地区划归铜官山区管辖;天山大道南段以东、铜芜路以北地域划归狮子山区管辖。为便于联盟村行政事业的管理,将联盟村整建制划归狮子山区管辖(狮子山区在铜官山区内保留一块“飞地”),即除联盟村15、16、17、18村民组划入铜官山区外,联盟村其他地域全部划归狮子山区管辖。东郊办事处建制划归狮子山区管辖。将铜官山区所辖铜陵市第二人民医院块等“飞地”划归狮子山区管辖。 2004年底,狮子山区辖4个街道、1个镇。
 

2006年全区地区生产总值为2002年1.6亿元的4.3倍,年均增长44.1%;工业总产值为2002年2.8亿元的4.3倍,年均增长44.3%,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为2002年1.7亿元的4.6倍,年均增长46.9%;工业增加值为2002年8454万元的2.36倍,年均增长24%。财政收入为2002年2328万元的4.3倍,年均增长44%;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为2002年1272万元的27.5倍,翻了四番多。在规模不断扩张,总量不断壮大的同时,经济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。由单一工业到工贸并举;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由10家增加到30家;产业结构由粗放加工向“节约型、效益型”发展转变。目前全区有省级高新技术企业4家,省高新技术产品5项,省名牌产品9个,省著名商标4个,13家企业被市列为中小企业促进工程重点培育对象,16家企业具有自营进出口权。第三产业得到迅猛发展,比例由2002年占全区地区生产总值的26.1%,上升到2006年的40%左右。农业从无到有,并由传统农业向特色农业转变,逐渐形成了双低油菜、苗木花卉、高效经果林、水生蔬菜种植基地和优质水产品、特色畜禽养殖基地。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得到发展,组建了“水生蔬菜”、“苗木花卉”、“畜禽养殖”三个专业协会。农业产业化进程日渐加快,八宝食品公司获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称号,华荣苗木公司等四家企业获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称号。农村致富带头人队伍不断壮大,全区有国家级致富带头人1人,省级2人,市级14人。四年来,共争取国家、省、市各类专项资金有3000万元,共建成二十多个项目。